澳门人·威尼斯(亚洲)第一品牌-IOS/Android/尊享版

  • EN

威尼斯澳门人登录welcome

    威尼斯澳门人登录welcome

    重磅!2023年度“中国人文学术十大热点”评选揭晓!

    时间:2024-04-21 作者:

    导语

    近年来,国内人文学术研究日益繁荣,并正在发生深刻变迁。为及时总结人文学术领域的新现象、新进展、新趋势,推动人文学术研究的繁荣与进步,提升公众对人文学术的认知度和关注度,《文史哲》杂志与《中华读书报》联袂开展2023年度“中国人文学术十大热点”评选活动。这也是我们第九次进行此一评选。在“《文史哲》杂志人文高端论坛之十二:翻译与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召开的同时,我们将最终评出的2023年度“中国人文学术十大热点”公布如下:

    中国式现代化是赓续古老文明的现代化,“六二讲话”破解古今中西之争

    2023年6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从深刻把握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深刻理解“两个结合”的重大意义、更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三个方面,对中华文化传承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作了系统阐述。这次讲话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集中表达,引发理论界和思想界热烈反响。

    百余年来,如何认识传统文化与现代化之间的关系,是攸关“中国向何处去”的核心命题。“六二讲话”明确指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一定要经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创新;中国式现代化是赓续古老文明的现代化,而不是消灭古老文明的现代化,是古老文明的更新,不是古老文明的断裂。学者认为,讲话厘清了传统文化与现代化、本土化与西方化之间的关系,是对近代以来“古今中西”之争的终极回答。这一讲话精神,将成为指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和中国人文学术研究的纲领。

    参考文献:

    孙庆伟等:《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历史逻辑(笔谈)》,《历史研究》2023年第4、5期

    臧峰宇:《“第二个结合”与中华民族的旧邦新命》,《中国社会科学》2023年第8期

    王学典:《东方历史文化传统与中国式现代化路径的选择》,《济南大学学报》2023年第3期

    何中华:《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看“两个结合”的意涵》,《哲学研究》2023年第9期

    朱汉民:《文化主体性与“第二个结合”》,《哲学动态》2023年第11期

    “事哲学”等讨论阐扬中国哲学特质,学界呼吁“重绘中国哲学镜像”

    自晚清民国西学东渐以来,数代中国哲学研究者长期致力于探讨中西哲学的根本差异,以确立本土哲学的主体性。20世纪40年代,梁漱溟等学者提出中国重视“事”,而西方重视“物”,认为这是中西哲学的一大区别。近年来,赵汀阳、杨国荣等学者陆续推出以“事”概念为核心的元哲学著作,这一探索随着杨国荣《人与世界:以“事”观之》一书的修订再版,引发了新一轮关于“事哲学”的讨论。

    论者指出,从“事”这一简明的汉语哲学概念出发考察人和世界,超越了西方主流哲学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截然二分的框架,提供了一个整合事实与价值的综合视角,是汉语哲学研究的原创性贡献。除此之外,近年来还有“家哲学”“功夫哲学”“生生哲学”等系列讨论,都以中国本土概念立论,尝试为中国哲学寻找一条有别于西方哲学的主线脉络。在中国哲学社会科学日趋鲜明的本土化进程中,这些有益的探索凸显出哲学界“重绘中国哲学镜像”、构建具有世界性意义的当代中国哲学的整体努力。

    参考文献:

    杨国荣:《人与世界:以“事”观之(修订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23年9月版

    洪澄:《事实与价值:以“事”观之——基于杨国荣和赵汀阳关于“事”的哲学思想》,《江海学刊》2023年第4期

    苟东锋:《古今中西视域中的“事”哲学》,《哲学动态》2023年第10期

    程乐松、李巍、朱承:《思想中国:重绘中国哲学镜像》,《中国社会科学》2023年第10期

    传统儒学如何实现现代转型?社会科学化成为突破性研究进路

    数十年来,在传统文化复兴的时代背景下,儒学思想资源如何实现现代化转型受到广泛关注。原本具有整体性的传统儒学,在被纳入现代学术分科体系的过程中,主流研究往往将其窄化为一种道德哲学加以阐释,大大遮蔽了其作为社会发展理论所具有的丰富内涵。近年来,一批传统儒学领域之外的学者,以社会科学化的概念工具、问题意识和现实关怀,为儒学研究带来了新的风气。

    借助社会科学理论视野、实证手段和分析技术,2023年出版的系列儒学研究论著,将儒学置于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法学等研究方法之下,对传统儒学的核心理念、经典文本、制度设计等核心议题,做出了全新梳理与诠释,形成了“九科治儒”的态势。针对儒家理念与社会发展、儒家政治传统与现代国家治理、传统礼制与现代法治、礼乐文化的当代价值等议题的多学科讨论,提示了传统儒学资源向现代学术形态转化的突破性进路,赋予了儒学研究通达当代社会、直面现实生活的全新学术品格。

    参考文献:

    吴飞:《礼以义起:传统礼学的义理探寻》,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23年8月版

    姚洋:《儒家与共同富裕》,《孔子研究》2023年第2期

    杨春雷:《德本论:华夏道德仁义礼体系的一个经济学视角梳理》,《文史哲》2023年第3期

    翟学伟等:《从本土概念到本土理论:儒学对社会学中国化的影响》,《国际儒学》2023年第3期

    马小红:《“中华法系”辨正》,《上海政法学院学报(法治论丛)》2023年第6期

    阐释多元一体格局成为研究热点,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体系日臻完善

    2023年2月,中央统战部等四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研究体系建设的意见》,明确提出要建立和完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研究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如何超越民族国家叙事和西方民族理论的窠臼,立足于中国历史实际,探寻中华民族发展的内在逻辑和历史特质,建设具有时代性的本土化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体系,成为历史学、民族学、社会学、人类学界共同关注的热点议题。

    在过去一年,对于“国家”“中华民族”等基础性概念的界定和厘清,“天下”“大一统”等中国传统观念的研究和诠释,以及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演进历程的梳理和考证,成为学者集中用力的方向。随着讨论的逐渐深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仅为边疆史地和民族研究等诸多领域提供了多学科交叉汇通的集结点,更为反思与超越既有“王朝”或“帝国”史观,更新和建构新的民族研究思想框架提出了更高要求。

    参考文献:

    《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编写组:《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民族出版社2024年2月版

    马戎:《如何思考和理解中华民族史》,《青海民族研究》2023年第1期

    李鸿宾:《略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升华与国家建构之关联》,《史学集刊》2023年第1期

    晁福林:《中华民族一体化过程中若干重要认识问题》,《文史哲》2023年第3期

    王子今:《“帝国”概念在中国古代史研究中的“适用性”》,《国际汉学》2024年第2期

    生成式人工智能引发新一轮科技革命,人文学术开启人机协同时代

    2023年,生成式人工智能(Generative AI)横空出世,被普遍认为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起点,并前所未有地迅速影响到人文学术领域。从材料搜集、框架设计、数据分析乃至研究成果的最终表述,大模型自然语言生成式人工智能已逐渐参与到人文学术研究的各个环节,不仅在低创造性层面展现出远超人工的工作效率,更在解决复杂学术问题、完成创意性任务中展示出突破性进展。

    面对新型人工智能带来的知识生产范式变革,学者指出,新型人工智能一方面提供了全新的思考视野和研究工具,为人文学术带来了极大便利;另一方面,由人工智能生成的研究成果也带来了新的科技伦理与学术伦理问题,甚至波及人类在知识发现和创意实践领域的主体性地位。人工智能与人文研究的结合趋势已然形成,如何使人工智能更好地服务于人文学术,在人机协同中巩固人类价值和学术传承的主体性,成为人文学界不容回避的问题。

    参考文献:

    曾建华:《人工智能与人文学术范式革命——来自ChatGPT的挑战与启示》,《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第4期

    董春雨:《从机器认识的不透明性看人工智能的本质及其限度》,《中国社会科学》2023第5期

    王宁:《作为一种人文学术范式的数字人文》,《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12期

    何哲:《人工智能时代人文学科的坚守与发展》,《学术前沿》2024年第1期

    以别样视角探照20世纪社会历史,学界聚焦近现代女性群像

    2023年,杨苡口述自传《一百年,许多人,许多事》成为畅销书籍。这部以女性视角讲述的个人生命史,正呼应着近年来学术界对于近现代女性群体的关注和书写。本年出版的《秋瑾与二十世纪中国》等论著,将目光聚焦于妇女的身份地位、社会角色、自我认同、日常生活在百年历史洪流中的巨大转变,生动呈现出不同时段、不同地域、不同阶层的女性在公私场域的处境与因应,以及妇女参与社会进程的复杂面相。

    论者指出,晚清以降的妇女解放与中国革命、民族解放相互交织、同步展开,蕴含着丰富的生命体验和社会信息,并在20世纪世界女性解放的复调形态中构成一支独特的旋律。妇女史、革命史与文学史等领域的研究创获,不仅有助于理解百年前的时代氛围与文化心态,体贴现代女性先驱者从“自我”走向革命的艰难探索,也有助于我们立足中国经验,思考现代化演进中的个体价值建构等问题。

    参考文献:

    杨苡口述,余斌撰写:《一百年,许多人,许多事:杨苡口述自传》,译林出版社2023年1月版

    夏晓虹:《秋瑾与二十世纪中国》,商务印书馆2023年4月版

    王海洲:《不爱红装爱武装:新中国女民兵宣传画与政治认同》,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23年11月版

    李志毓:《自我与革命: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中国新知识女性的主体意识转向》,《中共党史研究》2023年第5期

    马勤勤:《从“兴女学”到马克思主义妇女观——黄璧魂与中国近代妇女运动考论》,《探索与争鸣》2023年第10期

    金石碑刻资料整理工作蓬勃开展,石刻研究成为史学领域新增长点

    2023年1月,国家文物局组织各地文物部门,遴选公布《第一批古代名碑名刻文物名录》。这一工作呼应了近年来民间收藏界的“碑帖热”和学术领域石刻研究的活跃。随着全国文物保护工作和地方文化事业的蓬勃发展,各省市地区搜集、整理和出版地方碑刻资料已经蔚然成风。全国性摩崖石窟的普查、国内外馆藏石刻拓本的刊布、历代金石学著述的整理以及各种专题性整理研究项目和数据库建设的开展,目前碑刻资料整理工作正呈现出齐头并进、集中涌现的态势。

    “一时代之学术,必有其新材料与新问题。”大量碑刻材料的公布,为中国古代历史研究提供了难得的新材料,不仅极大推动了传统政治史、家族史、地域史、宗教史、艺术史、美术考古、金石学史等领域的深入,还激发出政治景观、地方记忆、物质文化等一系列新的研究视角。石刻研究已然成为古代史研究中引人瞩目的新增长点,并不再局限于“证经补史”的附庸地位,开拓出全新的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王连龙主编:《中国古代墓志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3年2月版

    程章灿:《作为物质文化的石刻文献》,南京大学出版社2023年5月版

    罗丰:《以王羲之的名义:〈集王圣教序碑〉的经典化之路》,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23年9月版

    吴敏霞等主编:《陕西碑刻文献集成》,中华书局2023年12月版

    李治安、王晓欣总主编:《元代北方金石碑刻集成》丛书,中华书局2023年起出版

    中华语言资源传承保护持续推进,相关文化工程取得重大进展

    为推广和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科学保护各民族语言文字,传承发展中华优秀语言文化,教育部、国家语委近十年来牵头启动了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古文字与中华文明传承发展工程、中华思想文化术语传播工程、中华精品字库工程、中华经典诵读工程等一系列国家重大语言文化工程。2023年8月,教育部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了相关进展和成果。

    通过对中华语言文化的传承、研究和弘扬,对各民族语言、各地方言的调查、整理和保护,对中华思想文化术语的译介和传播,语言文化“五大工程”的实施,不仅在学术层面建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语言资源库,出版了《中国语言文化典藏》《中国语言资源集》《甲骨文摹本大系》等一系列标志性成果,推动了语言资料调查的全面展开和古文字学的快速发展;更在社会层面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培育全民阅读风气,开辟了经典传承发展新局面。

    参考文献:

    田学军:《奋力推进新时代语言文字事业高质量发展》,《人民日报》2023年1月9日

    北京大学出土文献与古代文明研究所编:《北京大学藏秦简牍》,上海古籍出版社2023年4月版

    曹志耘等主编:《中国语言文化典藏》第二辑,商务印书馆2023年12月版

    黄天树主编:《甲骨文摹本大系》,北京大学出版社2022年11月版

    新版《柏拉图全集》中译本问世,西方古典学汉译工作日趋系统

    作为西方古典学的核心文献,柏拉图作品的汉译工作迄今已开展百余年,出版了大量选译和节译本,但始终没有一部准确而权威的《柏拉图全集》中文译本问世。近二十年来,汉语学界对柏拉图著作的研究和翻译热情有增无减。以“柏拉图注疏集”为代表,大批学者对柏拉图著述展开深入研读和重译,在不断刷新中国学界对柏拉图思想的认知理解的同时,也为希腊文《柏拉图全集》的翻译奠定了丰厚的基础。

    2023年,刘小枫组织20余位受过古希腊语文学训练的专业研究者,依托伯内特(John Burnet)希腊文校勘本,在充分吸纳西方柏拉图研究笺注成果的基础上,推出了新版《柏拉图全集》中译本。与此同时,溥林以一己之力开展的《希汉对照柏拉图全集》也于年内举办发布仪式。这些工作不仅标志着西方经典著述汉译工作的系统开展,也凸显出国内西方古典学研究的日益深化。以晓畅的汉语通达西学资源是一桩无止境的事业,更是人类文明交流互鉴的基础性工程。

    参考文献:

    刘小枫主编:《柏拉图全集》,华夏出版社2023年5月版

    托马斯·阿奎那:《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义疏》,黄瑞成译,译林出版社2023年12月版

    溥林译:《希汉对照柏拉图全集》,商务印书馆2021年起出版

    刘小枫、甘阳主编:《柏拉图注疏集》,华夏出版社2005年起出版

    南海西北陆坡发现大型古代沉船,中国水下考古开启崭新篇章

    2023年5月21日,国家文物局、科学技术部等单位联合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南海西北陆坡一号、二号古代沉船遗址考古调查工作正式启动。这两艘大型古代沉船发现于南海西北陆坡约1500米深度海域,遗存瓷器等文物数量超过10万件,时代初步判断为明弘治、正德年间。西北陆坡沉船遗址保存相对完好,文物数量巨大,年代比较明确,填补了我国古代南海离岸航行路线的缺环,完善了海上丝绸之路南海段航线的历史链条,实证了中国先民开发、利用、往来南海的历史事实。

    深海考古是世界水下考古研究的前沿领域。此次沉船遗址考古调查是中国水下考古工作者运用考古学理论、技术与方法,严格按照水下考古工作规程要求,借助深潜技术与装备,首次对位于水下千米级深度的古代沉船遗址开展系统、科学的考古调查、记录与研究工作,充分展示了我国深海科技与水下考古的综合实力,标志着我国深海考古向世界先进水平迈进,对中国水下考古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里程碑意义。

    参考文献:

    《中国深海考古取得重大进展 南海西北陆坡古代沉船遗址考古调查启动》,《人民日报海外版》2023年5月22日

    《我国首次在深海发现两艘大型古代沉船》,《中国文物报》2023年5月23日

    肖达顺:《大型沉船考古资产整理的探索——以“南海Ⅰ号”沉船为例》,《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2023年第2期

    李勇航等:《水下考古地球物理技术进展、挑战及建议》,《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2023年第6期

    历年“中国人文学术十大热点”回顾

    2022年度“中国人文学术十大热点”

    1. 植根自身经验与历史文化传统,“中国式现代化”成为统摄全局的重大命题

    2. 城市化后中国社会建设方向何在?学界呼吁打造东方伦理型生活方式

    3. 远古历史无法仅凭考古“自证其身”,中华文明探源仍需多方发力

    4. 本土言说能否通达东西方哲学精髓?“汉语哲学”展现巨大抱负

    5. 简牍发现呈“井喷”之势,基层治理研究凸显整体性视野

    6. 出土“胡语文献”研究持续突破,西域文史之学告别冷门

    7. 从域外汉籍到“汉文著述”,作为整体的“东亚世界”得到关注

    8. 叙事史学受到公众热捧,历史撰述呈现多元化取向

    9. 新“南”“北”写作异军突起,现实主义文学强势回归

    10. 黄宗智《国家与社会的二元合一》出版,倡导从中国实际出发的社会科学

    2021年度“中国人文学术十大热点”

    1. 从孔夫子到马克思,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通问题备受关注

    2. 建党百年研究成果纷呈,党史研究学术化范式更趋成熟

    3. 辛亥晚清热持续升温,学界聚焦“现代中国”之生成

    4. 从“毁家”到“回家”:依托“亲亲”文化对治“个体主义”弊病的思路渐成气候

    5. 乡村振兴战略进程加速,乡土文学及其研究面临新变

    6. 历史本位还是考古本位?考古学界围绕相关问题展开交锋

    7. 王安石诞辰千年,熙丰变法研究开拓新维度

    8. 首届“文景历史写作奖”评选启动,史学研究的公共化书写渐成潮流

    9. “后疫情时代”登场,全球化的未来走向引发热议

    10. “元宇宙”创世,学界省思虚拟世界的存在论地位

    2019-2020年度“中国人文学术十大热点”

    1. 探寻民族文化基因,论证中华文明独特性成为时代课题

    2. 纪念恩格斯诞辰200周年,“第二提琴手”的独特贡献得到新阐释

    3. 纪念“五四”一百周年,古今中西关系平衡问题再度凸显

    4. 反思70年学术变迁,人文研究第三次转型已然启动

    5. 西方社会价值共识严重撕裂,人类文明前景引发学界忧思

    6. 顺应儒学研究中心回归中国大陆之势,尼山世界儒学中心在孔子诞生地揭牌成立

    7. 教学改革抑或学科体系转向?“新文科”概念引发热议

    8. “内卷化”概念引发学界共鸣,学术研究的低水平重复亟待破局

    9. “新冠”疫情加速“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西抗疫模式差异激发文化深思

    10. 电视剧《大秦赋》热播引发争议,秦始皇及秦制评价再起波澜

    2018年度“中国人文学术十大热点”

    1. 人文社会科学界隆重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以“中国主体意识”为中心的学术转型成为学界自觉诉求

    2. 以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和《共产党宣言》发表170周年为契机,学界重新思考马克思对当代中国和世界的意义

    3. 中华文明起源研究争议再起,夏代有无成为焦点问题

    4. 科技发展的伦理共识遭遇冲击,“基因编辑婴儿”引发人类命运忧思

    5. 饶宗颐、谢和耐等汉学大家相继离世,欧陆汉学传统渐成绝响

    6. 第二十四届世界哲学大会在北京召开,世界哲学研究或将进入“无问西东”的新境界

    7. “墨子号”卫星量子试验引发墨学热,中国古代科技传统得以重新发掘

    8. 《狂人日记》发表百年,“政治鲁迅”重又站到世人面前

    9. 侯旭东新著《宠》挑战既有范式,“新政治史”研究蔚然兴起

    10. “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开局,梁漱溟“邹平实验”再受关注

    2017年度“中国人文学术十大热点”

    1. 顺应文化气候变迁,建构中国气派和中国风格的学术话语正在成为学界的自觉诉求

    2. 丝路研究向纵深发展,国族认同、天下秩序引发普遍关注

    3. 学界呼吁重建中国政治哲学,古典人性预设的价值亟待全面重估

    4. 社会科学原有路径受阻,历史学帝国主义渐成气候

    5. 文献古籍“伪整理”现象愈演愈烈,正本清源已成当务之急

    6. 民国学术被神化的趋势得以遏制,20世纪学术版图如何重绘广受关注

    7. 挑战个人主义意识形态,安乐哲《儒家角色伦理学》中译本出版

    8. 女性文学知识谱系建构稳步推进,性别分析成为相关研究的基石

    9. 张献忠江口沉银得以证实,公众考古学势头强劲

    10. 人工智能技术呈现跨跃式发展,人类文明的智慧与伦理基础面临严峻挑战

    2016年度“中国人文学术十大热点”

    1. 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召开,“本土化”渐成人文研究之主流取向

    2. 摆脱“影响的焦虑”,中国当代文学的经典化追求逐步实现

    3. “知行合一”思想倍受关注,新“心学时代”或将到来

    4. 瞩望鲁迅遗产,再续启蒙传统

    5. 上海儒学院成立,儒学与市场的博弈进入新阶段

    6. 自由主义遭遇大面积质疑,学术气候正在发生重大变迁

    7. 贝淡宁《贤能政治》出版,政治治理的中国模式再引全球热议

    8.《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面世,超越特定立场的历史书写何以可能

    9. 南昌西汉海昏侯墓墓主身份确定,公共考古学浮出水面

    10. 新工具还是新范式?“大数据”走上人文研究的前台

    2015年度“中国人文学术十大热点”

    1. 世界学术文化重心东移,国际历史科学大会走进亚洲

    2. 儒学研究呈分化态势:“宋学”本位,还是回到“汉学”?

    3. “一带一路”倡议引起学界热烈呼应,中外文化交流研究更加深入

    4. 历史是如何被书写的:史料批判冲击传统史学研究

    5. 危机与新生:“中国哲学”学科在国际学界的重要变动

    6. 坚守启蒙,还是光大传统:学界纪念《新青年》创刊一百周年

    7. “抗战文学”研究焕发活力,学术视野更加开阔

    8. 宏观整体研究重回视野,“全球史”取向渐次落地

    9. 杨义还原先秦诸子经典,引起学界广泛关注

    10. 陈来获“孔子文化奖”,新生代儒学隆重登场

    2014年度“中国人文学术十大热点”

    1. 马克思主义与儒学的关系引起空前关注

    2.《21世纪资本论》中译本出版,以《资本论》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重回学界视野

    3. 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文学艺术发展出现方向性转折

    4. 从“燕京学堂”事件到“新清史”论争:西方学术话语体系能否准确呈现中国?

    5. 民国学术评价问题引发热议

    6. 简帛文献等新材料的整理与研究进一步深入

    7. 政治儒学与陆台新儒家之争

    8. 明清钓鱼岛文献与甲午战争诗歌研究

    9. “历史虚无主义“概念引发普遍关切

    10. 汤一介、庞朴、田余庆等著名学者辞世,古典学术传承问题备受瞩目

    (来源:“文史哲杂志”微信公众号)